中国地质大学分为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和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,以下是相关介绍:
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:学校的前身是 1952 年由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(科)合并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。1960 年成为全国重点高校。1986 年成立研究生院。1987 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,在北京、武汉两地办学。2005 年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开始各自独立办学。2017 年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入选为 “双” 建设高校。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:源于 1952 年的北京地质学院,1975 年整体迁至武汉,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。1987 年,组建为中国地质大学,在武汉、北京两地办学。2005 年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独立办学。
学术地位: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,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,是首批 “211 工程”“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 和 “双” 建设高校。
学科排名:“地质学”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”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前列。
社会认可:在地质、资源、环境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为培养了大量地质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,被誉为 “中国地球科学的更高学府”。
地质学: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、内部构造等,是学校的专业,在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等方面实力强劲,培养了众多地质学领域的专业人才。
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:涵盖矿产普查与勘探、地质工程等方向,在矿产资源勘探、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成果显著。
勘查技术与工程:主要培养掌握勘查技术理论与方法的专业人才,在地球物理勘查、地球化学勘查等方面特色突出。
资源勘查工程:聚焦于固体矿产、油气等资源的勘查,为资源勘探与开发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。